揭大运村盆景书画展背后:茶壶盆景登大雅之堂盆景,固名思义,是将各种植物载在盆中,并以艺术的手法打造成各种造型,距今7000年前,中国已有盆景文化记记载。本届大运会上,由“深圳盆景世界”林鸿鑫教授制作的300多盆造型各异的盆景走进了大运村,或小家碧玉般的“茶壶”盆景,或大家闺秀类的松柏盆景等造型,全面展示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吸引了大批外宾员争相观赏,从中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大运村里以插花、雅石、盆景和字画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展厅中,盆景无疑是本次展览的主角。据林鸿鑫教授介绍,此次盆景大都是采用树石盆景,有别于单调的景石或者树桩盆景,它是两者的完美融合,更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古董”。而用于摆放这些盆景的博古架也自成一景,博古架,顾名思义,取博古通今,包罗万象之意。而为呈现出茶壶盆景等微型盆景的群体美,博古架上除了摆设着各种流派风格的盆景,它本身也是“姿态万千”:有的是大茶壶形状,与茶壶盆景融为一体,“大小茶壶齐博彩”;有的则是鲤鱼跃龙门形状,寓意呈祥;还有的则是“U”型微笑状,呼应大运。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志愿者更专业地传播中国盆景的知识,举办方特别给十几名大运志愿者开办了盆景知识培训班,大运会召开以来,盆景书法展吸引了众多外国运动员前来观看学习,他们或拍照留念,或在参观记录本写下感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和交流的最好平台。
本次盆景展览数量多达300多盆,其中茶壶盆景就有一百多盆。读者也许会疑惑,大型植物怎么能装入小茶壶呢?昨天,记者慕名来到东湖公园深圳盆景世界,采访大运村盆景展创作者林鸿鑫老人,“盆林添绝艺始知壶内有乾坤方寸竞生机应羡紫坛开天地”,林老书桌上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墨迹未干,“本次大运村里的盆景中,以茶壶盆景最为独特,自己一时有感而发作此联。”林老表示,今年5月份,市城管部门邀请他为大运村布置以盆景为主题的展厅,以向各国运动员和外宾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林老1997年创办的“深圳盆景世界”到今日已被誉为“中国盆景名园”,今年已近八旬的他在被业界誉为当代园林宗师,但接到为大运村创作盆景展厅的任务后,林老还是倍感压力。如何能够让来自异国的客人首先看懂盆景?再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冥思苦想之下,林老突发奇想,决定用小茶壶代替盆子栽种盆景,在林老看来,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符号,用茶壶这种载体加上盆景这种艺术,不仅构思奇妙,而且将中华传统文化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记者了解到,而这一个个精致各异的紫砂茶壶,可都是林老自己多年收藏的的珍品,这次特地贡献出来,栽种盆景。“紫砂壶透气性好,更适合做盆景。缺点是成本高,每个紫砂壶底都要打一个洞,以便于浇水。”林老表示,紫砂壶做盆景后,就等于彻底“废了”,平时拿在手里当宝贝,但能够为大运出分力,“紫砂壶废了也值得”!
林老介绍说,要让生命力旺盛的植物“甘心屈居”在手心大小的茶壶,确实需下一番功夫。先不说盆景植物的培育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光是从培育盆移种到茶壶等观赏性的容器中,起码要一个月才能够成活。移种前需要对植物进行“整容”,之后则更是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遮阴、喷雾、树干剪枝、树根修剪等,每一座盆景都都倾注诸多心血,“每个盆景都是我亲手栽培出来的儿子”,林老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