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对土壤的要求你真的了解吗?做好这几点品质提升一大步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倒逼农业生产由增加产量转向提高质量,柑桔种植户们存在迫切的提质需求。
然而,土壤板结、酸化、病害频发等土壤“病症”成了柑桔提质的“拦路虎”,如何改良“生病”的土壤成为打赢提质战的关键。
柑桔是深根性的多年生常绿果树,其根系垂直分布可达60-90cm,水平分布可以达到树冠外围,因此才能大范围吸收土壤养分。因此,土层深度应达到1m以上,有效土层在60cm左右。
①沙性土,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和无机养分极少,表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剧烈。应该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在沙土掺入塘泥、动物粪便等进行“填淤”,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遭受洪涝时,内部排水困难;干旱时容易龟裂,将柑桔根系拉断或暴露在空气中。改良此类土壤的办法,一是施用有机肥时,尽量选用纤维含量高的作物如秸秆、稻壳等混在土壤中;二是混合沙性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土壤酸碱度会直接影响到土壤养分的溶解,柑桔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在pH值4.5-8.5范围内均可生长,但总体上来说柑桔根系喜好偏酸性土壤,pH值以5.5-6.5最为适宜。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土壤有机质则主要依靠土壤微生物进行分解后才能成为果树根系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
我国各柑桔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各有不同,不过有机质含量总体水平低于2%,而丰产柑桔园要求土壤有机质至少在2%以上,最好3%-5%。
所以每年在柑桔采果后,要尽快施用足量有机质肥料,选用腐熟肥、复合微生物肥、有机肥(氨基酸原料)+生物有机肥等,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同时可以促进壮旺树的根系生长,恢复树势。
果园地下水位应在柑桔根系活动范围即距地表1.0米以下。地下水位过高,则容易发生涝害,过低则不利于抗旱。
目前两广地区新种柑桔大多在水田,水位过高,一阵暴雨或是连续阴雨,就会导致柑桔根系出于积水的环境中,因根系呼吸困难而造成树势迅速衰弱、黄化。
此时应该在果园四周开挖围沟、腰沟和行沟,使积水顺利排出果园。外围还可以安排抽水机,在不得已情况下抽水降低果园水位。同时在果园进行生草栽培,可以防止洪灾对土壤的侵蚀,有利于改良土壤,同时调节果园小气候。
根系生长和对元素的吸收,要消耗能量和进行呼吸作用,土壤通透性差容易造成根系生长不良,在树体上表现为树势抗性差,容易衰弱黄化,光合作用差,积累的光合产物越来越少,在果实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减少,同等情况下果品大小和重量下降,果实品质会下滑。
水田转化的果园一般排水性较差、空气含量低,甚至土壤板结,其耕作层只有30cm左右,对于果树种植来说有效土层过浅。如果排水不畅,会导致果树根部长期积水缺氧导致沤根,造成黄化。
解决措施:种植前进行深翻松土,增加下层土壤的通透性。如果排水情况较差,可进行作垄抬高栽植,将原来的30cm耕作层抬高,既可以增加有效土层,又可以利于排水。
长期无深耕施肥,导致根系上浮。在高温暴晒下,土壤容易干旱爆裂,同时表层土壤温度较高,表层根系容易受伤。
使用除草剂,有些药剂残留对表层根系造成伤害,最终导致根系激素失衡,无法诱发新根,根系吸收的营养满足不了果树生长需要,而逐步出现树体衰弱黄化。
大部分黄化树pH值偏低,影响根系对土壤中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从而造成缺素性黄化。土壤酸化后,影响作物的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什么都不长,施什么肥都无效。施磷后仍缺磷,施钾后仍缺钾。
柑桔根系属于菌根,共生真菌存活的环境为弱酸性,因为长期偏施化肥造成土壤pH偏低,同时容易板结,共生真菌活性变差,吸收利用矿物质营养能力变弱,树势会逐渐出现缺素性黄化,严重时造成生长点不抽芽。
当土壤酸化时,使用微碱性的生物有机肥逐步改善土壤,每年春芽萌发前,地面撒施1斤生石灰,或是使用活性钙镁肥。
因为常年耕作,一些种植户不注重有机质肥料的补充,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影响了根系生长的健康环境,新根促发少,同时根系老化快,吸收营养减少,有效根系吸收营养满足不了地上部生长的营养需求,叶片等光合作用变差,光和产物营养满足不了根系活力,引起进入恶性循环而引起树体黄化。
目前果园的有机质少于1%,而柑桔生长的土壤有机质需要达到2%-3%左右。所以要坚持培施有机质肥料+杂草+生物菌肥或微生物菌剂,补充有机质肥料和生物菌,抑制土壤有害病菌的繁殖。在生长时期,可以淋施生物有机肥。
另外幼年树果园,建议生草栽培,既能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和温湿度,同时杂草的生长能有效改良土壤,杂草还能压绿或还田改土,补充被利用起来的中微量元素。
土壤通透性差,菌根呼吸作用减弱,根系生长不良,不利于新根的发展。另外土壤中土传病原菌多,容易感染根系,引起根系腐烂,造成树体衰弱而黄化。
土壤酸化,破坏土壤中原有的健康生态,病原线虫的繁殖比较快,线虫为害根系,引起根瘤或是根系腐烂,造成根系吸收的营养满足不了地上部,树体逐步衰弱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