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菲娱国际娱乐』首页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花卉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现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业发展尤为迅猛,花卉业产值增长了50多倍。热带花卉中的许多种类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流行的高档商品,如热带兰、红掌、观赏风梨、鹤蕉、鹤望兰等。一些相对比较普通的热带花卉如阴生观叶植物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办公大楼和公共场所,消费量巨大。
海南是我国最适宜发展热带花卉的地区。近年来,海南的花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3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5.63万亩,增长了87.7%,销售总额由14164.2万元提高到43585.75万元,增长了207.7%。花卉产业已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务院批准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海南省科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海南要大力发展热带花卉产业。省委省政府多次在有关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海南自然优势,加快发展热带花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于2007年5月编制完成的《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已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准。《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的总体目标。
海口市有良好的热带花卉产业基础,现有花卉种植面积3.47万亩,占全省花卉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规模超过50亩的花卉企业或种植户近百家,是海南省的花卉生产、贸易中心。为了加快海口市热带花卉产业发展步伐,从而带动海南省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制定《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海口市花卉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规划》在分析国际、国内和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4个产业带、5个示范基地、1个交易市场、1个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紧紧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抓住“热带”特色,充分发挥海口市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提高海口市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实施“科技兴花”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使海口市花卉产业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道路。通过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专业化优质种苗厂和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综合生产配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市场服务体系的健全等途径,把海口市发展成为集花卉生产、花卉产品交易和花卉文化为一体的热带花卉产业中心。
1、突出重点,创出品牌。根据海口市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突出“热带”特色,重视海南乡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确定本区域重点发展品种,形成产地品牌。同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2、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以市场为主导,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确定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主导产品。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生产管理、产品流通、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工作。
3、规模生产,品质取胜。转变低投入、低产出、小而全、全而粗的生产模式,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4、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加大花卉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花卉新品种选育和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断提升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区域的花卉发展新路子。
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东邻文昌市,南与文昌市、定安市接壤,西邻澄迈县。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
海口市地势平缓,属滨海台阶式地貌。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多在10米以下,西郊和南郊较高,海拔40~60米,坡度为5度,无高山和连绵起伏的丘陵。全市最高点为马鞍岭,海拔222.2米。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太阳辐射年总量可达121895卡/平方厘米,大多数月份都在7000卡/平方厘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8℃,最高气温28℃左右,最低气温18℃左右,最热月多在7月,平均气温28.3℃,最冷月多在 1月,平均气温17℃,全年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674.1℃。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占可照时数的50%。其中7月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为258小时,最少月是3月,为113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1664毫米,平均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的雨日超过150天。5~10月为雨季,6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8.1%,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1.9%。年平均蒸发量1847.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海口市北部临海,是台风频繁侵袭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受影响的台风5.5个,每年的4~10月是台风活跃季节,8月、9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
流经海口的主要河道有南渡江、美舍河、龙昆河、荣山河。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其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
海口市土地面积为2304.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7.9万公顷。海口市的土壤类型多样,分为水稻土、砖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滨海盐土、滨海沙土7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54个土种。按成土母岩不同主要有:沙土,多属河海沉积物,有机质丰富;砖红壤土,由玄武岩风化而成,土层深厚;火山石土, 由喷出岩一玄武岩风化而成,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沙壤土,由新老沉积物和变质岩发育而成,肥力一般;黄粘土和黄壤土,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土层瘦薄。
海口市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要包括分布于东北部沿海一带的滨海红树林群落,分布于东南部的稀树灌木群落,分布于东部和西南部的稀树草原群落,分布于南渡江以东、三门坡以北的稀灌木草原群落,分布于西部羊山地区的杂木群落,以及分布于北部沿海的热带滨海沙生群落和热带滨海草滩群落。人工植被由热带区系植物的各种栽培种组成,如桉树、木麻黄、樟树、相思、棕榈、橡胶、竹子、热带果树、花卉等经济林和园林树种。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海口市引进了大量的植物种质资源和作物优良品种,人工植被不断丰富。
海口市分设秀英、龙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18个街道办事处、146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765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区内有东昌、红明、三江、桂林洋等国营农场。
2006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有176.68万人,全市户籍人口14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86万人,农业人口61.0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满族、瑶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侗族、壮族等30多个民族。
海口市交通发达,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线、西线、海文高速公路和海南中线公路联接市区、贯通全岛。开通了省际汽车运输线多条。海口市现有秀英港、新港2个主要港口,万吨泊位4个、千吨泊位18个,海上运输十分便利。美兰国际机场位于灵山镇,离海口市仅12公里,共开通国际、国内航线亿元建成横渡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通道,火车通过轮渡从大陆直达海南。海口市通讯发达,平均每百户拥有电线多部,并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海口市2006年生产总值(不含农垦)为350.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980元,全市财政收入为70.08亿元。200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34亿元。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2.45亿元,比2005 年增长17.7%。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43亿美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建筑、金融、贸易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银行存款余额716.74亿元,银行贷款余额达681.3亿元。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行业产值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主产国和出口国。世界花卉消费中心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和日本3个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的花卉人均消费达100美元以上,世界人均消费约40美元。日本是亚洲最大的花卉消费国,也是主产国,但由于消费量的迅速的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持续。香港、新加坡是花卉的纯消费市场,也是出口花卉的航空中转地。目前世界花卉生产正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增长迅猛,花卉发展区域特色也越来越明显。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花卉业发展尤为迅猛,近20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24%,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率38.8%。据统计,2006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083万亩,位居世界第一位,年总销售额556.2亿元,出口额6亿美元,从业人员约300万人,产业初具规模。目前,世界兰花贸易额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国内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仅北京市场文心兰和石斛兰的年销售额就达3亿多支。近年来,我国花卉消费呈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达35%以上,但花卉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2006年全国人均消费43元人民币,而荷兰、瑞士等发达国家则达到93~136欧元。随着我国城市与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民收入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各类花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花卉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据专家预测,今后五年国内,我国花卉消费增长速度将保持在30%左右。
海南的花卉产业起步稍晚于广东、北京、上海等花卉发达城市,但近些年发展较快。据统计,至2006年止,海南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63万亩,其中采用现代生产设施面积达291.85万平方米。2006年花卉销售总额达43585.75万元,其中,出口额达558.60万美元。海南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热带花卉生产最理想的地区之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为我省热带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海口市的花卉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发展尤为迅速。现有花卉种植面积3.47万亩,占全省花卉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美兰区1.35万亩、琼山区1.50万亩、龙华区0.40万亩、秀英区0.22万亩(详见表1)。规模超过50亩的花卉企业或种植户近百家(详见表2)。目前,海口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化花卉生产基地,如根圮公司的马拉巴瓜栗生产基地、三江缤纷公司的盆栽花卉生产基地、岭脚农场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新坡镇的观赏草坪生产基地、大信公司的切叶花卉生产基地和刘传刚盆景艺术中心的盆景生产示范基地等。海口市主要花卉生产基地的分布见附图1。
海口市目前栽种的花卉种类主要有4类:一是观赏苗木和观赏草坪,如黄金梅、大红花、九里香、大王棕、榕树、重阳木、假槟榔、凤凰木、鸡蛋花等,这类花卉是海口市的优势产业,占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的64%以上;二是切叶植物,如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百合竹、富贵竹、春羽、苏铁、彩色朱蕉、鱼尾葵等,约占全市花卉面积的25%;三是鲜切花,如文心兰、红掌、鹤蕉、鹤望兰、切花菊、非洲菊、姜花等,仅占全市花卉面积的4%左右;四是盆栽植物,如蝴蝶兰、文心兰、石斛兰、红掌、观赏凤梨、沙漠玫瑰及阴生观叶植物等,约占全市花卉面积的5%;五是盆景,如博兰、香兰、九里香、小叶榕、雀梅、黑梅、海南花梨木、三角梅等,占全市花卉面积的2%左右。
海口市的花卉销售方式分为4种:一是固定渠道销售,一些规模较大的花卉企业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专业的销售队伍,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如缤纷园艺公司、香港根圮公司、大信花卉公司等,这种销售量约占海口市整个销售量的50%以上;二是田头销售,一些园林观赏施工单位或花卉经销商直接到基地采购,这种销售约占15%;三是交易市场销售,部分盆花或切花产品通过海口市秀英区的凤凰花城销往省内外,这种销售方式约占15%。四是网上销售,少数销售大户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上交易,这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约占15%。
海南花卉产业最近两年才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海口市也不例外。海口市至今还没有针对全市的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无明确目标,花卉企业和种植户大多是自发组织生产,盲目性较大,重复建设严重,栽培种类和生产布局也不尽合理,造成有的产品供不应求而有的产品却供过于求的不平衡现象。
海口市的花卉产业虽然在海南占有绝对优势,但与我国花卉大省相比,规模较小,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花卉企业或种植户仅32家,约占全市花卉企业总数的30%,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仅占10%。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普遍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小而粗”。有的企业既生产种苗又生产成品,有的既生产切花又生产盆花或观赏苗木,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
海口市乃至整个海南的花卉产业都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花卉企业或种植户很少得到政府投资,也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一些职能部门在运销、放行等方面服务不到位,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海口市大多数花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尤其是新品种培育和生产配套技术的研发,许多主栽品种和关键技术都要从国外引进。部分花卉科研机构由于客观和主观等因素,没能与企业紧密结合,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技术协作,致使一些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和应用。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均有待提高。
海口市的花卉市场建设滞后,凤凰花城转变经营方向后,除了几个规模很小的批零市场外,还没有一个专业化的花卉交易市场。花卉销售渠道也不畅通,除少数企业有相对固定的销售路外,大部分企业和种植户的产品销售很不稳定。运输也是制约海南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鲜花的航空运输经常得不到保障,其他运输方式的费用也比较高。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花卉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现已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当今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年来行业产值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世界花卉消费中心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和日本3个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年花卉消费额达100美元以上,世界人均年消费额约20美元。据预测,未来5~10年间,欧洲花卉消费量平均增长4%,日本增长5%,美国增长9%,其他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增长10%。日本是亚洲最大的花卉消费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局面将会持续。香港、新加坡是花卉的纯消费市场,消费潜力较大。目前世界花卉生产正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增长迅猛,花卉发展区域特色也越来越明显。海口市是我国热带花卉生产最理想的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及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海口市热带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 2006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083万亩,位居世界第一位,年总销售额556.2亿元,出口额6亿美元。近20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24%,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率38.8%。目前,虽然我国花卉消费量年均增幅达35%以上,但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2006年人均消费额43元人民币,仅占欧洲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额的4%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各类花卉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据专家预测,今后5年内,我国花卉消费增长速度将保持在30%左右。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花卉消费需求将继续呈上升趋势。此外,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市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市场、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市场和以成渝为中心的西南市场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海口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带花卉不仅能周年生产,其生长速度也较我国其他地区快,只需少量的设施投入,就可生产出高品质的热带花卉产品,而我国大陆地区种植同类花卉的设施投入要远高于海口,这就有效降低了生产建设成本,具有很大的比较成本优势。其次,海口还适宜部分温带花卉的反季节生产,如切花菊、百合等,可大幅度降低调温调光生产成本,其成本仅相当于华北、华东、东北等地的1/2~1/8。再次,海口市地处海南省最北端,是全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后勤服务配套,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都能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此外,海口市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还具有劳动力、用地、水电等成本低廉的优势。
提高产品质量是海口市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海口市的花卉产业要参照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动态的质量监管体系,按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来规范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努力做到质优价高。但目前由于诸多原因,海口市花卉产品的质量还不令人满意,甚至出现质差价低的现象。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是提升海口花卉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
海口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部分热带花卉产品的主产区,如散尾葵、龟背竹、鱼尾葵等切叶植物,文心兰、鹤蕉等切花,棕榈科植物、乡土树种、花灌木等观赏苗木以及部分盆栽观赏植物等。反季节切花菊的生产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些海口市的优势花卉产品还须不断培育、继续创新,使之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的产地品牌。品牌带来价值,价值带效益,效益促进产业的发展。因此,海口市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花卉品牌和名牌,这是提高海口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至2010年底,全市新增花卉种植面积2.53万亩,由目前的3.47万亩增加到6.00万亩。其中:观赏苗木2.40万亩,鲜切叶(切枝)1.70万亩,鲜切花0.35万亩,盆栽植物0.70万亩,草坪0.55万亩,盆景0.30万亩。实现产业年总产值9.00亿元,净产值约3.80亿元。完成4个热带花卉优势产业带、5个热带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个热带花卉交易市场和1个热带花卉产业园的建设。
本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4个产业带、5个示范基地、1个交易市场”的花卉产业布局。充分利用海口市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根据现有基础和产业现状,沿海文高速、东线高速、海榆东线、海榆中线和西线高速等几条交通主干道,构建4个热带花卉优势产业带。分别在美兰区、琼山区、秀英区的演丰镇、三江镇、灵山镇、三门坡镇和西秀镇建成5个观赏苗木、盆栽花卉、盆景、切花切叶和种子种苗生产示范基地。在美兰区灵山镇建设1个热带花卉交易市场。
根据海口市的自然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以海文高速、东线高速、海榆东线、海榆中线和西线高速等几条交通主干道为主线个热带花卉优势产业带。具体如下:(各优势产业带的分布情况见附图2)
该产业带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主线,包括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这一带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现有花卉种植面积约1.35万亩,占全市花卉面积的38.90%。主要生产观赏苗木、切叶植物、盆栽植物、盆景,还有少量切花。
该产业带以东线高速和海榆东线公路为主线,包括府城、城西、龙塘、新坡、旧州、云龙、红旗、三门坡8个镇。这一带的产业基础全市最好,现有花卉种植面积约1.90万亩,占全市花卉面积的54.76%。主要生产绿化苗木、切花切叶和草坪。
该产业带以通往西线高速和海榆西线公路的城市主干道为主线个镇。这一带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弱,现有花卉种植面积约0.13万亩,占全市花卉面积的3.75%。主要生产观赏苗木和盆栽金钱树。
该产业带以海榆中线公路为主线,包括海秀、石山、永兴、东山4个镇。这一带的花卉产业才刚刚起步,现有花卉种植面积约0.09万亩,仅占全市花卉面积的2.59%。主要生产观赏苗木,还有少量树桩盆景。
重点开发海南乡土树种,如幌伞枫、重阳木、菜豆树、海红豆、假苹婆、雨树等。注重引进外来优良观赏苗木,尤其是开花乔木、花灌木和多年生草花。对经过试种研究,表现良好的种类,如棕榈科、紫檀属等植物,应尽快扩繁和推广。
以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美丽针葵、富贵竹等主栽种类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不断开发高山羊齿、鸟巢蕨、百合竹、星点木、变叶木、蓬莱松等新型切叶、切枝植物。
以文心兰、红掌等最适宜海口地区种植的切花为主栽种类,兼顾鹤蕉、鹤望兰、姜花等高档切花。反季节可生产白菊、黄菊、非洲菊、铁炮百合等鲜切花。
重点发展马拉巴瓜栗、金钱树、龙血树等大中型盆栽观叶植物及一些小型特色盆栽。有计划地发展文心兰、蝴蝶兰、观赏凤梨、红掌、野生兰等盆栽观花植物。
以博兰盆景为重点,树立海南特色盆景品牌。兼顾发展香兰、九里香、小叶榕、雀梅、黑梅、海南花梨木、三角梅等大、中、小型盆景。
至2006年底,海口市各生产基地的花卉种植面积为3.47万亩,在此基础上新增2.53万亩,至2010年达到6.00万亩。本规划将各优势产业带内各乡镇的新增种植面积按年度进行了详细规划(详见表4)。同时,对海口市主要花卉种类在各个优势产业带内的种植面积也进行了规划(详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口市花卉产业规划面积为6.00万亩,其中海文产业带2.00万亩,东线万亩,西线万亩,中线万亩。就花卉种类而言,观赏苗木规划面积2.40万亩,鲜切叶(切枝)面积1.70万亩,鲜切花0.35万亩,盆栽植物0.70万亩,盆景0.30万亩,草坪0.55万亩。
为了较好地带动海口市花卉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应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几个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热带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具体如下:
该基地选址在美兰区演丰镇,在观赏苗木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内,建成1000亩的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其中:乡土树种示范种植500亩,其他观赏苗木示范种植500亩。
该基地选址在琼山区云龙镇岭脚热作场及三门坡镇红明热带花卉公司为依托,建成1000亩的切花切叶生产示范基地,其中:切叶散尾葵示范种植500亩,切叶巴西铁示范种植200亩,切花文心兰示范种植150亩,切花红掌示范种植150亩。
该基地选址在美兰区三江镇,以缤纷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1000亩的盆栽植物生产示范基地,其中:金钱树示范种植500亩,马拉巴瓜栗示范种植500亩。
根据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对花卉市场建设的需求,拟在美兰区建设1个“美兰热带花卉交易市场”。该市场选址在海口市美兰机场附近,建设规模1000亩。内设交易大厅(1.5万m2)、冷库(1000 m3)、资材及服务区(5000 m2)、花卉文化鉴赏区(800 m2)、温室(10万m2)和电子信息区(500 m2)。建成海南省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和信息量最大的以鲜花产品交易为主大型花卉交易市场。同时,开发一系列花卉附属产品、花艺作品和具有热带特色的旅游产品。
根据海口市花卉产业的投资估算,本规划建设投资总额预计为4.90 亿元,其中:优势花卉产业带建设投资2.90亿元;5个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投资0.80亿元;1 个花卉交易市场建设投资1.20亿元。
至2010年,海口市花卉种植面积将达到6.00万亩,新增种植面积2.53万亩,年总产值9.00亿元,年净产值3.80亿元(详见表6)。由此可见,本规划的实施将为海口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花卉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花卉产业的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我国现有花卉种植面积825万亩,有300万从业人员,平均每2.75亩就能解决1个劳动力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花卉必将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花卉营销队伍和相关行业也会迅速壮大起来,从而为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花卉产业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其社会效益还体现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和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花卉业是立体农业,花卉可根据其生长特性和用途在路边、空旷地、庭院、林下等场所种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大规模的花卉生产,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能观赏、美化环境。相当一部分花卉是采用保护地或无土栽培方式,能防止水土和养分流失。花卉种类丰富多样,有高大乔木、中层灌木和铺地草本,具有调节气温、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作用。花卉与其他绿色植物一样,与人类不断地进行关物质和能量交换。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花卉还具有减少噪音和改善大气清洁度的作用。简言之,花卉产业较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既美化了自然环境,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加快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制定有利于促进海口市花卉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法规,比如:要让花卉企业享受高科技企业的优惠待遇;要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免收或减收相关费用;要贯彻落实国家和海南省制定的花卉产业有关政策和法规,做到“依法兴花”。其次,设立“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办公室”,挂靠海口市林业局,负责协调花卉行业主管部门、花卉企业、科研院校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重点做好政策引导、质量监管、监督落实等工作,为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大环境。
市场保障是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做活国内市场,选择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花卉作为主栽种类,如散尾葵、龟背竹、巴西铁、富贵竹等切叶植物,文心兰、红掌、鹤蕉等切花,幌伞枫、海红豆、雨树等乡土树种,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外引内联、宣传营销等手段,将海口市的花卉产口打入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三是要转换经营机制,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积极搞活产品流通,并通过龙头企业、运销大户的带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销售网点和专业花卉网站,扩大宣传,拓展营销途径。
花卉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雄厚的资金投入是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一,设立“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基金”,建议海口市委市政府每年下拨500万元作为该“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国家农业产业化资金、林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企业筹集资金,用于花卉研究和花卉基础设施、示范基地、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第二,要认真落实国家对林业的政策性低息贷款政策,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条件,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给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活力。第三,要努力减轻花卉企业的税费负担,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农林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巧立名目向花卉生产经营者收取不合理的费用,为花卉产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第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港商和外商投资海口市花卉产业,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带动海口市花卉产业升级换代。
科技创新是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要发展海口市花卉产业,就必须走“科技兴花”的道路。一是要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海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从种质资源引进和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优质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提升整个花卉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要引导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三是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指导,提高整个花卉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