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天辰注册_平台主管
首页_天辰注册_平台主管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名合APP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2-10 20:54    文字:【】【】【
摘要:名合APP 。连续第四年,武汉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在科技创新。会上,DeepSeek被多次提及。 话题包括:DeepSeek横空出世,给科技创新带来哪些思考?武汉科教资源众多,该如何打造自己

  名合APP。连续第四年,武汉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在科技创新。会上,DeepSeek被多次提及。

  话题包括:DeepSeek横空出世,给科技创新带来哪些思考?武汉科教资源众多,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研发型企业集群?

  大刚观察(DGbeacon)了解到,《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已于近日印发。方案提出,要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核心。

  “DeepSeek颠覆了现有的人工智能路径,改变了‘大模型是巨头创新’的认知。”今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

  DeepSeek所代表的,是位于产业链高价值端的研发型企业,是企业新势力,也是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主体。

  “武汉的创新体系很多方面都非常优秀,闪闪发亮,但是缺乏中间层能够顶天立地,把科学端优势和应用端优势串起来的新势力。”深圳市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总裁周路明说。

  周路明提到了这类公司的两大特点。一是拥有“年轻的、有抱负的技术型天才”,二是小而精。

  “杭州这类案例已经非常多,它们在非常短时间内爆发的能量,在科技、金融领域激起风云激荡。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这对传统印象中小公司‘周期长、能量小’的观念有很大冲击。”

  不仅DeepSeek背后的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还有春晚上表演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宇树科技,《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公司游戏科学,也都出自杭州。

  它可能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出现在其它领域。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产品,它一定不会是孤例。

  周路明认为,“DeepSeek的出现,为中国应用端打造源头创新开辟了样板。未来肯定会有大量类似案例出现。”

  DeepSeek一朝成名,深度求索仅成立于2023年,容易给人一种“一蹴而就”便可以“弯道超车”的错觉。

  事实上,早在2008年起,DeepSeek团队就开始研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团队在深度学习领域已经深耕16载。

  换句话说,新势力的爆发前夕,往往有长达十余年的蛰伏期。在武汉,这种案例将在什么时间、以多大规模出现,并不确定。

  比如,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的突破,离不开它互联网和软件产业的生态。武汉出现颠覆性技术的领域,也最有希望来自武汉既有的优势产业。

  根据最新印发的《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武汉将加快建设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并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项目专员队伍,各区安排专人,共同负责颠覆性技术项目发现识别、辅导推荐、转化落地等工作。

  此外,从颠覆性技术的发掘、培育、攻关突破到转化落地、金融支持、场景应用,方案均有着墨,目标是在3年内,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核心。

  最新印发的《武汉市加快培育研发型企业推进研发产业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提出推动研发型企业集群发展,要“因地制宜打造3-5个高水平研发型企业集群”。

  支持东湖高新区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武汉经开区重点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东西湖区重点围绕网络安全,汉阳区重点围绕工程设计建造,武昌区重点围绕北斗应用,青山区重点围绕绿色低碳,洪山区重点围绕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生物种业,江夏区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打造研发型企业集群。

  研发型企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产业核心技术的高度和广度。上述方案出台的背景,也在于此。

  从国际来看,硅谷的互联网研发型企业集群、波士顿剑桥地区的生物医药和硬科技研发型企业集群,吸引大公司、风险资本、专业服务机构扎堆,支撑了这些地区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从国内来看,上海、江苏等地陆续出台了发展研发型企业、推进研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武汉不仅有深厚的产业基础,还具备丰富的科教资源。关键是,怎样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

  “构造新势力不可能遍地开花,可以通过构建‘特区’的方式,在一个小生态范围内集中解决新势力构造的问题。”周路明建议。

  “特区”,即“在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结合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型企业集群”。

  方案中提到,“强化外资研发中心引育”,包括支持在汉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在汉高校院所、境外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共研、创新平台共建、研发人才共育。

  “通过跨区域、跨境的协同网络导入增量的人才、资金、项目、数据等创新要素‘借力创新’,引进和培育更加国际化的创新主体,构建合作化、网络化和互动化的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周路明提到,“借力创新”是培育本土新势力之外的第二种方式。

  武汉提出,到2027年,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突破1200家,研发型企业超过300家,外资研发中心超过30家,在光电子信息、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形成3到5个研发产业集聚区。

脚注信息